船用空調制冷系統常見故障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4-07
點擊:2
1、冷凝壓力和冷凝溫度過高
船用空調中,凝器主要是將高溫高壓過熱蒸汽冷凝成過冷的低溫高壓液體,因此冷凝器工作性能會對壓縮機的功耗和膨脹閥的供液量帶來較大的影響。
在冷凝器運行過程中,冷凝壓力及冷凝溫度過高作為其常郵包故障。
為避免這些故障的發生,需要先開啟冷卻水泵循環,再啟動壓縮機,同時壓縮機停止運行后,需要使冷卻水泵再循環─段時間再關閉。
當制冷裝置停用較長時間時,需要將冷凝器和管路中的冷卻水放干凈。
對于冷凝器冷卻水側,需要定期對其進行清通。
2、熱力膨脹閥常見故障診斷
熱力膨脹閥是制冷系統的關鍵部件之一,又是易損部件。
熱力膨脹閥的常見故障主要有:
(1)開度調節太小,以致冷劑流通量不足。
具體表現為:壓縮機低壓吸人壓力偏低,壓縮機運轉頻繁但調節對象的溫度不下來,若增大閥開度后此現象仍不消失,則可認定是制冷系統冷劑量不足所致,應向系統補充冷劑;
(2)開度調節得太大,冷劑流量超過實際熱負荷,冷劑在蒸發器出口的過熱度過小。
具體表現為:壓縮機低壓吸氣管路嚴重結霜,壓縮機缸頭結霜或結冰,甚至壓縮機出現“液擊”。
該故障常見原因是閥針過長造成開度失控,調節彈簧折斷,閥無法自動調節。若更換膨脹閥后故障仍不消失,應檢查感溫包位置是否正確;
(3)膨脹閥節流口后形成“冰塞”。
此種現象多發生溶水性極小的氟利昂制冷系統中,游離態的水經節流降壓降溫結成冰晶,堵塞節流閥或管路。
若在冷劑中不僅含有水而且還有機械雜質,則會影響正常的節流降壓效果,“冰塞”現象更為嚴重。
消除制冷系統低壓部分冰塞現象的關鍵在于除去氟利昂制冷劑中的水分和機械雜質。
消除“冰塞”的措施是:
(1)關閉貯液器出口閥,強制停機,然后用熱水反復沖刷“冰塞”部位融冰;更換過濾干燥劑,借助壓縮機的抽吸作用將雜質和水分從節流閥閥口處去除;
(2)若上述方法未能消除“冰塞”故障,則有可能是冷劑中混入的雜質卡住了節流閥口,拆下膨脹閥并用高壓空氣將雜物吹出。
3、蒸發器常見故障診斷
制冷裝置的蒸發器是根據制冷負荷設計選型定的,蒸發器及其附件在制冷裝置運行中常見的故障有:
蒸發器盤管表面嚴重結霜、被冷卻對象的溫度難以下降、自動調節元件失常。
蒸發器冷卻盤管表面出現薄霜層是正常的,但若霜層過厚,就應該先除去霜層。
除去霜層方法有:
(1)停止壓縮機工作,用熱水化冰,待凝結水排凈后,重新開機。除霜期間應仔細檢查融霜部件的工作性能;
(2)裝置運行中,開啟手動融霜閥,待霜層化去后,停止裝置工作,待凝結水排凈后,檢查融霜部件,而后重新開啟制冷裝置。